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趙光義,而不是兒子趙德昭?

趙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任命他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柴榮死後,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不久,趙匡胤領軍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

趙匡胤駕崩後,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光義,本名趙匡義,為了避宋太祖的名諱改名光義,即位後改名為趙炅,38歲即位。古代帝位大多是父子相傳,為什麼宋太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而不是給兒子趙德昭呢?千百年來,這個話題一直是世人茶餘飯後的討論熱點,然而時至今日,這也是一個沒有確切答案的謎,只有兩個無法證實,或者說還沒有證實的說法。

一個是「傳弟說」——「金匱之盟」:這個記載說的是,在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趙匡胤的娘杜太后把趙匡胤和宰相趙普叫到她面前,太后問趙匡胤:「你能得天下是何原因?」匡胤答道:「自己承受天命,歸心歸德」。太后搖頭說道:「後周「主上幼小,難聚人心,所以才有你的皇位。」老太后 提這個問題是為了提醒趙匡胤,她擔心趙匡胤百年之後,即位的太子年紀太小,有可能重蹈周主失位的覆轍,所以接下來,杜太后力勸匡胤傳位於自己的弟弟光義。趙匡胤聽後覺得很有理,就同意了杜太后的提議。但是杜太后怕趙匡胤反悔,讓趙普把這件事記下來,寫成兩份,都在上面簽字。一份將來隨杜太后下葬,一份鎖在一個金匱里。這就是「金匱之盟」。正是由於這個「約定」,趙匡胤就把皇位給了趙光義。

一個是「弒兄說」——「燭影斧聲」:趙匡胤駕崩之前的那天晚上,他召見趙光義進宮,然後屏退左右,哥倆單獨喝起了酒。室外的宮女和宦官在燭影搖晃中,遠遠地看到趙光義時而離席,擺手後退,似乎在躲避什麼,又見趙匡胤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還傳出趙匡胤的喊聲「你好自為之,好自為之」。趙光義深夜告辭回家,凌晨時分,趙匡胤就死了。趙光義似乎早有預料,帶人趕在趙匡胤的兒子之前來到宮中。皇后情知不妙,只能默許把皇位傳給趙光義。究竟當晚哥倆之間發生了什麼,誰都不知道,有人說哥哥就是被弟弟毒死的。

兩種說法,代表世人對趙光義繼承皇位的合理性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質疑。

支持「傳弟說」的世人認為趙匡胤想傳位給趙光義是顯而易見的。他一直培養趙光義,封趙光義為晉王,還讓他擔任開封府尹,這些都是在五代時間皇儲才會封的爵位和擔任的官職。在朝廷排位上,他也讓趙光義排在百官之首,位置在宰相的前面。同時,朝廷的很多政務,他都會讓趙光義去做。反而是他自己的兒子們,年紀都十幾歲二十多歲了(趙匡胤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趙德昭25歲,四子趙德芳18歲,都基本上成年),趙匡胤都沒有封王,也沒有讓他們擔任什麼重要職位,沒有把政務交給他們去做,顯然是並沒有著力培養的意思。趙匡胤想傳位給兄弟趙光義,正是因為他吸取五代十國「主少國疑」的教訓,是為了大宋江山穩固;

而支持「弒兄說」的世人則對「金匱之盟」提出了質疑:第一,既然杜太后選定了儲君,趙匡胤為何不公布?及早立儲不是更能讓天下安定嗎?如果他是想違背杜太后的命令,最後把皇位傳給自己兒子。那麼,他就應該特別照顧除他以外,唯一知道這個「秘密」的人趙普。要麼重用,要麼殺人滅口。他為何兩者都不選擇,而是因為趙普貪賄,只把他罷相呢?他不怕罷相後趙普隨便亂說嗎?

第二,既然杜太后有這個「傳約」,趙匡胤去世後,知道的人就只有趙普一人。趙普當時為什麼不立刻把這個秘密說出來,讓趙光義因此可以名正言順地坐穩天下?而是在趙光義正遭遇天下人私議的太平興國六年,也就是趙光義當皇帝六年後才拿出來?當時趙匡胤的兒子及弟弟先後「突然」去世,趙光義皇位的合法性受到了天下人的質疑,這個時候拋出「金匱之盟」,用意很明顯,就是為了堵天下人之口!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個所謂的「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在遭遇天下人對他的信任危機以後,由趙普和趙光義合夥炮製的。此事過後,本已被趙匡胤罷相的趙普重新被升任宰相,這其中如果說沒有貓膩誰會相信?

本篇發表於 歷史文學。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