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聊齋人生

前言: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蒙古族。蒲松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後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儘管其學識名聞鄉里,但追求功名卻始終沒能如願。直到71歲,才按例補為貢生。

幼年的生活經歷

今天恰巧是蒲松齡的誕辰日,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蒲松齡出生在一個逐漸沒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他自幼在農村長大。農村獨特的生活環境對他早年的生活和性格形成影響很大,再加上家庭的變遷,家道的中落,都在蒲松齡的心理上留下了烙印。這也使他有了更多機會接近底層人民,從而接觸在他們之間流傳着的異聞奇述。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

蒲松齡故居

仕途的失意

蒲松齡可謂身世浮沉。除了他早年家庭的不順之外,他所走的「致君堯舜」之路也是極為顛簸坎坷。他19歲應童子試,縣府道三試皆中第一名,從而名噪一時,補博士弟子員。然而從此以後他卻一蹶不振,屢屢考場失意,直到老卻。由於早年生活背景和心理性格的影響,他明白自己無法在官場上尋覓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只能碌碌無為,終老此生。與其如此,何不做一些其他有意義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於是蒲松齡最終冷淡了仕途之路,勵志著述。他甚至還曾寫過一幅對聯來表明他這種決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彼岸靈花常開,燃的是我孤獨的靈魂

愛情的遺憾

蒲松齡17歲時與離蒲家莊二十多里的道口村一位鄉村秀才劉國鼎的女兒結婚。劉氏很賢惠,對公婆盡孝道,對丈夫很疼愛,從年輕的時候就紡線、織布、搓麻線,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在這樣一個貧寒的儒素之家,平時是難得見到魚、肉的,偶爾因為招待客人買一點肉,劉氏自己從來捨不得吃,要留着等在外面教書的丈夫回來,所以常常是留着留着就不能吃了。劉氏和蒲松齡一起生活了五十六年,劉氏不識字、沒有文化,所以雖然蒲松齡一生寫了那麼多的著作,在《聊齋志異》之外還有《聊齋俚曲》,詩、文、詞和許多的雜著,全部著作有160多萬字,但他無法在精神層面上,與妻子劉氏進行交流。因此有人提出這樣一種說法:在蒲松齡和他的妻子劉氏的婚姻關係之外,蒲松齡還有一個如夫人叫做陳淑卿。

什麼根據呢?蒲松齡文集裏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就是為一個已經去世的女子陳淑卿的畫像寫的題辭,這篇文章是說:一個叫陳淑卿的女子,在和她的丈夫訂婚、還沒來得及結婚的時候,淄川一帶遇上了戰亂,所以陳淑卿到山裏去躲避戰亂。在逃亡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自己已經訂婚的丈夫,兩個人就在混亂中住到了一起。後來,戰亂平息了,兩個人回到家鄉。但因為他們沒有舉行正式儀式就住到了一起,所以男方的家長,也就是她的公婆不承認他們這種既成的婚姻事實,把陳淑卿趕回了她的娘家。在經過了許多的挫折之後,陳淑卿終於又回到了她的婆家,和她的丈夫生育了子女。但這樣一個不幸的女子,年紀很輕就去世了,蒲松齡就在她的畫像上題寫了這樣的一篇題辭。因為是作者第一人稱寫的,所以有學者認為陳淑卿就是蒲松齡的第二位夫人。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或許真的不復存在了。顧青霞,一個美麗、聰慧的江南才女,在蒲松齡的心裏,應該說他是很喜歡顧青霞的。顧青霞曾經向蒲松齡學習做詩,是蒲松齡的吟詩友,有文學才能,這就使得蒲松齡在和她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種不同於勞動婦女的風情韻致,很喜歡聽她吟詩,在和她交往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愛悅之情。因為顧青霞是朋友孫蕙的侍妾,蒲松齡有這樣一種曖昧的感情是不可能清楚地向顧青霞表達的,但這樣一種細微、隱秘的感情在蒲松齡的心中卻是真實存在的。這樣一位被蒲松齡所心儀、所喜愛的女性,卻被孫蕙棄如敝履,讓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在一個不熟悉、不習慣的山村裏,導致了顧青霞抑鬱而死,顧青霞對他的人生經歷、對他的創作,影響都是很大的,在他的心裏真實地存在着這樣一種情感的隱秘。這樣的一種情感的經歷,也就真實地反映在了他的《聊齋志異》那些寫男女愛情的作品之中。

蒲松齡的《嬰寧》心有所指

潛心聊齋創作

經歷一系列挫折的蒲松齡,開始潛心於創作,用文字來表達他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情,寄託自己的高潔志向,尤其是在創作《聊齋志異》時,他借其中許多故事抒發自己對仕途的不滿和對希望的寄託。他通過狐怪化的故事,演繹真實存在的生活中的事,通過畸形和誇張的描寫,來闡釋生活里普通而不易被發現的道理。比如小說中有許多科考故事,在作者筆墨的描述下主人公都能高中金榜,甚至榮臻狀元,這無疑來源於作者內心的傳統因子影響下的科考理想。作者在現實中不能做成功的事情,就寄托在自己的文筆之下。如《聶小倩》中的寧采臣,最終「果登進士」,他的兒子們也「皆仕進有聲」;《夜叉國》中連身為夜叉後代的徐彪也能登武進士,真是無奇不有,沒有不能實現的心愿了。

願為孤魂野鬼,發下千年血咒,用我三生煎熬,換你一世迷離

撰文報師恩

在蒲松齡心中有一個人始終是心存感激的,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是山東學政施閏章。施閏章是個大詩人,清初號稱詩壇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閏章,「北宋」是山東人宋琬。

詩人施閏章安徽宣城人自畫像

蒲松齡曾得到施閏章的賞識,取為頭名秀才,比一般情況下考中秀才更為榮耀,隨着施閏章的文聲日益高漲,也就越來越顯得榮耀。後來,蒲松齡屢次鄉試不中,回想起施閏章對他的提攜之恩,就更加感激施閏章對他的垂青。於是,蒲松齡就借《胭脂》這個故事,大張其鼓地誇讚施閏章的愛才護才」《胭脂》寫施閏章任山東學政時慧眼識冤情,為名士宿介平反冤案的故事。蒲松齡先在篇中稱讚施閏章,「賢能稱最,又有憐才恤士之德」蒲松齡對施學政的讚揚,對那些自以為是官員的批評,真是發自肺腑,發人深省。

在附則中,蒲松齡又說:「愚山先生,吾師也。方見知時,余猶童子。竊見其獎進士子,拳拳如恐不盡。小有冤仰,必委曲呵護之,曾不肯作威學校,以媚權要。真宣聖之護法,不止一代宗匠,衡文無屈士已也。而愛才如命,尤非後世學使虛應故事者所及。」這是一篇充滿感激之情告白。還有很多故事中都提及他的這位恩師的賢能。

畢生致力於科考

1702年暮春,蒲松齡赴濟南,滯留數月,應鄉試未中,1711年10月,赴青州考貢,補為歲貢生,這是蒲松齡最後一次科考,1715年2月25日酉時,蒲松齡因病與世長辭,享年76歲。蒲松齡的一生,後人用8個字概括:讀書、教書、著書、科考。

蒲松齡墓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同鄉好友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並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直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才刊刻行世。郭沫若先生的一副評價聯高度概括了這部志怪小說集的內涵,給了《聊齋志異》一個最簡練、最深刻有力的概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一世無緣附驥尾,三生有幸落孫山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本篇發表於 歷史文學。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佈留言